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

以〈關於台北,以及我心遺忘的早午餐〉為題,請貓下去之友寫點字_Liz高琹雯,美食家






Liz 高琹雯

「美食家的自學之路」格主,貓下去與陳陸寬的死忠粉絲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
常有人問我去哪裡吃飯,有關台北的早午餐我往往給不出很好的建議。如果可以推薦貓下去,我一定推,偏偏那裡傍晚5點半才走得進去。好了,貓下去的阿寬老闆說要賣早午餐,偏偏僅此一日限定(211日喔各位)。問我「台北哪裡有好吃的早午餐」,我總是搔頭托腮,回答幾個地點再附加但書。


如果你在Google搜尋鍵入「台北 早午餐」,那些懶人包、精選XX間、不可錯過的,你都可以錯過。如果在這些文章裡看到網美風格的照片、不可思議的擺拍,更是「小心有雷」的警訊。雷是什麼?雷是那些放在小砵裡的美生菜,白慘慘的麵包,鮮黃像塑膠的起司,軟趴趴的培根,為了配色才出現的綠花椰。 鬆餅,燉飯,義大利麵。裝在鑄鐵盤裡的蛋餅。


這年頭,似乎空間稍微裝潢過,可以稱之為咖啡店的地方,就可以賣早午餐。這已經是N.Y. Bagels Cafe、樂子 the Diner、貳樓的下一世代,當年他們興起的早午餐風潮,開枝散葉到大街小巷。並不是把他們當成模範,而是他們確實佔據台北餐飲發展軸上的某個位置,這個位置也把他們推進到資本化的連鎖系統,愈普遍就愈不時髦,但是,早午餐終於成為一種生活方式。人人都吃得上早午餐,也人人都做得出早午餐,人人都只想把握一種感覺:放假的早晨,度過悠閒有品味的時光。
早午餐卻懷抱一種被看扁了的無奈心情。真的只是煎二顆蛋,堆上肉與薯條嗎?早午餐難道不值得主廚等級的用心烹調嗎?去澳洲看看吧,那裡是最會享受早午餐的地方,咖啡好、空間美、餐點是餐廳水準。雪梨Surry Hills的「Devon Cafe」,有一道煎牛舌相當好,外酥內嫩、軟腴油滑,微微焦脆的外皮極大化牛舌魅力,加上gravy與花椰菜泥,非常可口;炸薯餅太膩,藏在太陽蛋與薯餅間的巴西利大蒜醬就發揮鮮明酸味,相當高明。墨爾本的「Higher Ground」,是我遇到美國名廚Grant Achatz的地方(!),一道炒香料羊肉,佐太陽蛋、味噌茄子泥、煙燻優格、松子香料(dukkha)、紅石榴與酸麵包,炒香料羊肉辛香濃厚而有勁,搭著太陽蛋吃有早午餐的氣氛,搭著味噌茄子泥、煙燻優格醬與松子香料(dukkha)吃,又有時髦中東菜的感覺,很有水準。


台北曾經有一個供應餐廳等級早午餐的地方,叫做「Nonzero 非零」。我有記錄下的一套餐點,是用一大塊木板上菜,木板上有形狀各異的餐盤或小砵,盛裝著炒蛋、金桔果醬、可頌麵包與芝麻麵包、沙拉、印度香料烤雞腿、碳烤蔬菜和苜宿芽,還有一個法國鄉村風格的印花鐵鍋,裡頭是蔬菜湯。那大概是距今七、八年前的事了,現在我還是願意去吃這一套早午餐,坐在巨大厚實的木桌上,自然光滿室透亮,落地窗外碧綠耀眼。


台北這幾年還流行「老台北人的早午餐」,其實就是老城區日常樸實的滋味,一些人天天裹腹的小吃,成了另一些人週末的觀光景點。還單身的時候,曾經跟一個約會的對象相約去大稻埕慈聖宮吃早午餐,二個都會俗早上八點就前往現場,豈料冷冷清清,肉粥、四神湯、排骨湯、豬腳麵線一概沒有,只好草草吃點蚵仔煎與吻仔魚炒飯。那是一個初春微涼下著雨的星期六,為了彌補早餐撲空的失望心情,我們又到迪化街的茶館待著看書。應該進行得很順利吧,事情最後卻不是往我以為的方向發展。



現在常常跟先生一起去大稻埕慈聖宮吃早午餐。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